欢迎致电:027-59396688(9:00-18:00)  
当前所在位置:文章信息

金融科技下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2019-08-13 17:03:34 来源:当代金融家

[导读]金融科技下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主要呈现以下形式:


● 新生企业(初期创办企业)获得短期的资金信贷比较容易,而对于长期信贷业务,企业获批贷款的概率很低;


● 对于处于发展中期的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企业融资难度相对降低,但依旧无法得到公平的融资信贷;


● 政府财税政策调控在逐步减轻小微企业融资难度,但金融机构对于市场中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不信任,依旧造成融资企业需要高质量的质押物及担保品,这无疑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技术“瓶颈”,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为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瓶颈”提供了“雪中送炭”式的融资服务。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形态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融资、预付款融资,不同的融资模式衍生出不同的融资风险。据统计,供应链条中的应收账款与库存占我国中小微企业50%以上的资产,当企业以应收账款与库存为担保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时,这些资产很难获得较高的融资授信。为此,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经济发达区域率先专门推出了多种形式的商业银行贷款融资创新型模式。


● 2003年,广东发展银行正式向社会推出专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广发民营100”,这是一个搭载了物流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金融服务平台。


● 2006年,深圳发展银行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模式,作为国内首家提倡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的商业银行,推出了“ARP-应收账款池融资方案”“银货通-基于货权的融资方案”“ CPS-基于票据的短期融资方案”等融资服务,同时专门针对国际贸易,特别推出了“离岸网银-跨境汇款网上银行方案”,大大提高了在跨境供应链链条上、下游企业之间日常业务的处理速度,实时享受离岸银行的金融服务。深圳发展银行已成为我国金融银行界贸易融资服务业务的领先者。


● 2007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开展了供应链融资的整体融资服务,供应链融资业务服务将集合供应链电子化服务、供应链融资服务以及离岸银行服务,将供应链融资相关业务开展至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中。


● 华夏银行于2007年开始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服务,2008年,华夏银行在全国十大城市巡回推广了“融资共赢链”的融资服务品牌。


● 2008年,兴业银行提出“金芝麻”供应链金融服务。


● 招商银行作为国内电子银行市场的领先者,凭借自己的技术平台优势,一直致力于打造着“电子供应链金融”概念。


● 2013年,中国工商银行推出了“国内保理”“信用证项下买方融资”“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信用证项下议付融资”等供应链金融产品,同时,工商银行通过推行“N+1”的营销模式,“1”为银行为其授信的核心企业,围绕核心企业交易链,将以往交易的授信主体——核心企业扩展至部分满足一定条件的中小企业。工商银行对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合作的中小企业给予融资支持,有效地进行放贷资金的风险控制,实现了银行融资与供应链紧密结合的共赢目标。


● 中国银行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为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保理、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在满足上下游企业融资、坏账担保等一系列多层次业务需求的同时,协助上下游中的中小客户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7年,中国银行针对能源、工程、医药等行业特点量身定制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建设银行可以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完整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协助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稳定供应链企业上下游合作关系,推出电子商务融资、保单融资、动产质押融资、国内保理、订单融资等10余种融资模式服务;


● 中国农业银行利用传统信贷产品线上改造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型网络融资产品,根据供应链上下游的交易、财务等数据,探索创立多维度信用评价模型开展纯信用的网络融资业务。


● 2016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官方网站发布了将全面展开我国农村金融的战略业务:以三年“谷雨计划”以推进普惠金融扎根农村,同时开展三种金融业务模式服务于农村用户的融资需求。其中三大业务模式归纳为金字塔结构:一是居于金字塔的底层的数据化金融平台模式;二是居于金字塔中间层的是小规模农户经营的资金需求;三是居于金字塔顶层的大型种养殖户。


● 2015年,腾讯成立区块链团队,明确做深做透应用场景,目前已经相继落地区块链电子发票、供应链金融、智慧医疗、物流信息等场景。2017年,腾讯云发布区块链金融解决方案BaaS,探索在智能合约、大数据交易及资产交易、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管理、跨境支付/清算/审计等场景下,为用户提供区块链服务。


● 京东集团开展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可向采购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上游企业供应商向京东提出融资申请,京东将详细审核供应商的信用、资产等,并将其申请提交至银行,由银行进行再次审核,审核通过给予供应商融资支持。供应商也可将京东商城向其发出的产品订单、入库单等向京东申请融资审核,以提升供应商对银行融资支持的可得性。


● 2018年4月,百度旗下的金融产品“百度小贷”可为百度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支持。


● 2018年10月,上海银行发布了“上行e链”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服务升级,解决传统业务痛点,大幅提升借款企业融资便利性和操作体验。


● 江苏银行在交易银行和产业链金融上大胆探索,形成了以现金管理“通”系列、供应链金融“e融”系列为代表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较好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由以上发展情况可知,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首先是从二级商业银行开始,在积极拓展新型业务的同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下产生的。供应链金融可以在供应链条上保证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票据凭证类等所有可控的信息流向与真实性,有效锁定不同阶段的现金流,在隔离现金流与其他类型资金流的同时也相对隔离了风险。



供应链金融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金融服务的真实需求,其发展取决于供应链一体化的程度。同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等各方面的风险都直接链接着银行,因此,供应链金融业务放大了银行在传统融资过程中“一对一”的放贷风险,变成“一对多”的放贷风险,如信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


第一,信息流不对称风险。


信息流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础。银行在市场海量数据中挖掘供应链金融业务所需的信息,民营企业需要解决自身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银行和民营企业实现信息对称,将会强化供应链在银行中的授信,降低银行放贷风险,进而增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优势;其次,民营企业需加强财务电子化,解决中小微企业的纸质文书使用率较高,导致企业信息收集不全的问题。


第二,资金流带来的管理风险。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对象并非是单一主体,风险来源较为复杂。只有具备良好的资金流管理能力才能促进整个供应链的顺畅发展。


第三,由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环境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供应链金融业务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更为复杂,银行所面临的融资对象不尽相同,供应链一体化的程度也不统一,下游企业的定价变化会影响整条供应链的融资需求,银行需要在监控追踪核心企业与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交互信息,以防止市场合谋套取银行放贷资金的风险等。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BCBS)将金融科技活动分为: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市场设施等,并指出金融科技创新的供给侧驱动因素,是不断演进的新技术和变化的金融监管,需求侧影响因素则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偏好。同时将各类技术市场设施划分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技术(移动互联、物联网)、分布式技术(云计算、区块链)、安全技术(量子计算、生物识别、加密技术)等。


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度运用,各种金融创新包括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等,层出不穷,给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带来了重大影响。无独有偶,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给供应链金融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通过探索大数据技术与高性能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的融合,有效解决供应链中企业信息数据统计与分析中的难点。金融机构通过广泛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市场企业运营、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可利用企业的行业前景、交易运营、信用评级、纳税状况、社保缴纳、海关登记等多渠道获得海量的客户数据,针对不同类型的供应链融资需求,开发不同的融资模型与算法,为客户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并提升风险识别能力,降低放贷风险。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通过区块链技术,可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易数据安全地储存在区块链网络中,信息仅供具有权限的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查看,企业的过往交易记录也会存储在数据链条中。供应链运营环节较多,包含订货、进货、议价、采购、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区块链技术可保证安全并且不可篡改的数据链条,通过密码学技术,强化各环节过程中的风险监控,有效地杜绝人为因素的篡改,防止伪造交易记录和投机的行为,从而高效地缓解融资问题中无法解决的信息困境,提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效能,减少供应链交易和管理成本。


加密技术的应用


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应用加密术,可促进供应链融资过程中跨部门、跨国界的合作,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的合规性。金融机构可通过融资服务模型中引入加密技术,有效防范由于市场不确定性而导致可能存在融资欺诈、供应链信息网络安全威胁以及数据遭遇篡改等现象。



解决我国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加迫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供给侧拓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将创新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为目标,引入金融科技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银行之间的高效协作。民营企业在获取所需资金的同时,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优化财务信息,健全社会信用记录。为此,基于金融科技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等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部门重新对民营企业进行详细的行业划分。从传统的产业划分转向精细的行业划分,将中小微企业按生产过程中涉及生产线的种类划分,优化挖掘不同行业中企业的发展指数,政府针对性地加大可扶持产业种类力度,民营企业有政府强大而有针对性的信用背书,金融机构在放贷风险方面以及自身的营收方面都将相应获益。


第二,目前金融机构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仍然以传统模式为主,新技术应用仍处于探索与试点阶段,建议金融机构加大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在融资服务中的应用,将金融科技与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针对性地服务于民营企业,解决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风险控制、成本控制、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第三,供应链金融在我国是一种创新金融工具,因此,需在监管方面制定一套企业准入规则,需对核心企业与中小微企业进行准入筛选,这将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和系统化管理,也使得监管部门为供应链条企业进行了额外增信,并从源头监控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提升供应链金融平台风险管理系统的预警能力。

更多资讯